大银行开发贷无变化 小银行收缩已成趋势 行开中行省分行相关人士介绍

“兴业银行暂缓办理部分房地产新增授信业务,行开停办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”的发贷消息让市场对房地产贷款及房市走向有了无限的猜想。昨天记者采访了杭城的无变四大银行和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,得到的银行已成反馈均是房地产开发贷款没有变化。
不过,收缩尽管目前没有调整房地产开发贷政策。趋势但是行开从反馈的信息来看,商业银行房贷收紧已是发贷一个普遍现象,首套房优惠贷款利率取消不足为奇,无变个别银行因结构调整暂停了按揭贷款。银行已成
四大行开发贷无变化
小银行收缩成趋势
“房地产开发贷款我们一向非常谨慎,收缩政策上目前没有新的趋势变化。”昨天,行开中行省分行相关人士介绍,发贷开发贷政策一如既往,无变没有作相应调整。
农行浙江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眼下该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如常,但由于银根收紧和额度紧张,对于授信客户会择优选择。
工行和建行相关人士也表示,房地产开发贷业务如常,会根据房企实力和房地产项目来谨慎选择。
事实上,银行对于开发商的常规开发贷已全面收紧。“我们早就停止为中小房企提供开发贷了。”杭城某银行信贷员小陈坦言,现在银行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贷款不是为了赚钱,只是维护客户关系,毕竟是大客户。“虽然开发贷的额度持续紧张,但利率上浮并不明显,年利率水平不超过8%,而一些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都超过6%了,开发贷并不赚钱。”
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部负责人介绍,大型银行对房地产相关业务的态度相比去年下半年不会有显著变化。从信贷投放上讲,大型银行的授信额度肯定高于股份行,同时四大行受央行窗口指导最为频繁,国有大行的业务政策可谓是牵涉到国计民生,牵一发而动全身,因此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。“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上会更多地考虑资金效益,因而在结构调整上也更灵活。我们这几年无论是开发贷不这是按揭贷款,总量都呈缩减之势。”
倾斜小微贷经营贷
部分银行暂停个人按揭
事实上,调整信贷结构,收缩房贷业务的银行不止上述一家。记者昨天在采访了多家杭城多家银行营业网点,发现不少银行对个人按揭贷款兴趣索然,而对信用贷、小微贷却表现出很大的热情。
平安银行城东一营业网点的相关人员介绍,“个人按揭贷款现在归总行地产金融事业部集约化经营,连分行也没有审批权,一单房贷业务报到总行,由总行统一审批,什么时候能放款我们基层行真说不清楚。”他表示,现在对个人按揭业务也不像前几年那样重视了。“自去年以来,总行出台了差异化经营战略,信贷资源重点向小微业务、无抵押贷款业务、汽车金融业务等战略业务倾斜。对于传统房贷这类市场调控需求较高的业务,则有意识进行了压缩。”
“尽量做赚钱的事儿,这就是我们总行的意见,”广发银行某支行一名资深个贷经理表示,“所以我们行的个贷业务,以个人经营性贷款为主;房贷不主动做,如果接单,首套房贷利率要上浮10%。”而民生银行一支行工作人员明确表示,基本不接房贷业务。
更有意思的是,由于银行房贷的收紧,部分银行已经在提倡客户提前偿还按揭。一位贷款客户告诉记者,“之前做按揭贷款的时候,银行曾经表示提前偿还贷款时需要缴纳2万元的违约金。但是,近来银行却打电话询问,看是不是愿意提前还款,当然也是免除违约金的。”
房贷成鸡肋
未来停贷或成常态
“年初松,年底紧”,这是房贷放款的惯例,而今年,这个惯例今年没有得到“复制”。
“目前的紧张程度跟去年年底差不多,我们这里去年年底的贷款还没有完全处理掉。”杭州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,一些额度特别紧张的银行,只能等老的贷款还进来,再放新贷款。
“在我们行里,去年11月提交的贷款还没有发放。所有贷款排序中,个人房贷是放在最后的。”另一家银行工作人员介绍,个人房贷几乎没什么赚头,银行更看重那些利率可以上浮30%甚至更高的贷款业务。
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,在不少银行眼里,个人房贷业务正在成为鸡肋。各银行对房贷的热情不高,还在于风险权重与收益率的不匹配。房贷风险权重达50%,远高于同业业务的25%水平,但收益率却低于同业业务。有银行业内人士称,房贷基准利率仅6.55%,收益率偏低,还不如将资金用于同业拆借,收益率更高。
业内人士表示,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开展和行业竞争的加剧,银行获得存款的成本显著提高。把资金贷给中小企业利率可以上浮百分之三四十,把资金用于房贷利率只能上浮10%,甚至可能还要打折,利润实在太薄。而另一方面,房价畸高导致房地产市场蕴含的风险在不断增加,房贷对于银行的风险也在持续上升,银行发放更多房贷的意愿在降低。未来商业银行暂停房贷可能成为一种常态。
标签:无变化|房地产开发|商业银行责任编辑:杜思思 杜思思相关文章
- 如何正确购买儿童用品?市场监管总局发布5种儿童用品消费提示 编辑:汤晓雪2025-05-08
- 早盘市场弱势震荡,三大指数涨跌互现。午后三大指数逐步下行,沪指再失3300点。截至收盘,上证指数报3290.99点,跌幅0.60%,成交额3853.86亿元;深证成指报11099.26点,跌幅0.712025-05-08
- 在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调整后,医药板块迎来公募基金大举加仓。券商研报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公募基金对医药生物行业的加仓幅度排名第二。另据统计,二季度以来,医药相关ETF份额持续获得资金净流入。在多家机2025-05-08
- 4月20日晚间,常熟银行发布A股上市银行首份一季报。今年第一季度,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4.1亿元,同比增长13.28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.95亿元,同比增长20.6%。招商证券研报提出,常熟2025-05-08
- 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编辑:汤晓雪 来源:人民日报2025-05-08
- 近期,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一季报和回购股份公告。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,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今年一季度积极调仓布局,挖掘细分赛道投资机会。此外,多家基金公司也陆续发布二季度投资策略。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认为,随2025-05-08
最新评论